|
內容營銷的四大坑,你踩了哪一個?內容營銷早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了,尤其是在現在的互聯網中更是炙手可熱。然而許多品牌和平臺意識到了這一點,花費了極大的精力去分析、策劃和產出內容,到最后卻發(fā)現忙前忙后并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 其實內容營銷四個字看起來很好理解,但其形態(tài)多樣,內涵深刻,想要正確地把握其脈搏還是需要花費一些腦筋的,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誤入了其中的陷阱,走一些彎路。想要真正做出有效果的內容營銷,可能需要注意以下這幾種誤區(qū)。 不以消費者和品牌訴求為核心生產內容 平時不管是微博熱搜,還是線上活動,我們經常能看到品牌發(fā)起的一些話題,但是想盡辦法去觸達消費者,卻發(fā)現大家并不是很感興趣。內容營銷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從用戶而非品牌的角度去考慮做傳播,如果只是對自身產品的不斷露出,那么并不能達到受眾的內心。品牌需要始終在探尋消費者需要什么的道路上努力。 即使是同一個行業(yè),大家的關注領域和痛點可能也是千差萬別的。比如餐飲行業(yè),快餐店的消費者可能關注的是食物的健康,而高檔餐館的消費者可能比較重視其設計感。而對于一個健康保險公司來說,如果你每天只是在生產關于沙拉的菜單,那么也很難讓別人因為沙拉對保險公司抱有期望,他們更想知道的是選擇哪種保險模式,如何進行合適的規(guī)劃。 因此,品牌既不能脫離消費者需求,也不能脫離產品本身,去想當然地操作一些話題和內容。 內容更新迭代慢,沒有系統(tǒng)規(guī)劃 給用戶提供內容,需要一定的持續(xù)性。如果長時間不更新甚至停滯,那么很有可能會失去積累的那批人。但是有些做內容的并沒有步驟性的策略規(guī)劃。 在“弱關系”階段,大家對品牌只有一定程度較淺的認知,還沒有形成想要買什么就上什么社區(qū)網站看一看的習慣。這個時候就要對內容進行豐富化、深入化,再加上一定的專業(yè)化,逐漸建立語境,讓粉絲形成黏度和偏好。 但如果只停留在這個階段,那么很容易會跟不上用戶的節(jié)奏。有了一定“強關系”的時候,品牌的內容營銷的價值就在于維系和經營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已有關系。這時你可以跟大家進行品牌內涵、社會價值等層面的探討,讓自己的內容幫助用戶更好地開啟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成為購買流程中一個體驗環(huán)節(jié)。
過于漸進式的打廣告方式 可能很多人覺得,如果要給別人提供內容服務,那么就不要打廣告,或者很委婉地將廣告植入到精心設計的環(huán)節(jié)當中。但是并不是這樣就會讓消費者接受廣告設定。因為漸進式的廣告不一定能讓每一個人都耐心地看下去。 如果把內容和廣告融合在一起,找到一個大家愿意看的方式,那么效果可能會更好。比如我們看“一條”“二更”“一千零一夜”等視頻,雖然知道是一種營銷手法,但是因為制作精良、有聲有色,因此也會吸引很多人的追著看。
讓內容自己去傳播而不去做推廣 有些人認為好的內容自己會傳播,但是在信息的洪海中,并不是內容足夠優(yōu)質就能夠脫穎而出,相反很容易就被一波波巨大的聲量湮沒。當你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好東西,卻發(fā)現最后連搜都搜不到,那么就很徒勞了。試想如今一部花入重金打造的電影,或者是產品,也需要拿出很多的預算貢獻給市場推廣。 因此對于做內容的人來說,不能完全靠感覺和本能去推進內容,而是要掌握各種能幫助你進行內容推廣的工具,基于深入研究后的真實數據去做挖掘,做好效果的評估。另外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多了,平臺的分發(fā)市場也炙手可熱,學會合作進行聚合頁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當內容的質量、數量、流量都開始疊加的時候,那么就會帶來更多的轉化。
|